高新区继6月29日开工建设5.0产业新空间项目——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和大数据中心二期之后,7月7日上午,由格力集团在高新区北围片区重点打造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格创标准厂房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高新区北围片区新沙五路北、天星二路东侧,总投资约9.57亿元,预计明年3月竣工验收。
伴随“产业第一”的号角嘹亮,一场拓产业空间、强产业载体的攻坚战正在经济特区热土打响。一个个项目落地,一幕幕动工现场,激荡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气象,更传递出一个强劲信号:珠海推动“产业第一”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新招、有绝招!
这是珠海迈向万亿工业强市的必由之路、必经之战。5.0产业新空间无疑是这场高歌而进、迅疾而行的发展热潮中,最为引人瞩目的高频词和关键词之一。
就在7月4日,市委*吕玉印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5.0产业新空间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强调要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的标准加快建设,不断提升产业空间内涵、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迅速把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做起来,加快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打法更精准,珠海正拿出再创新局的韧劲和闯劲,奏响产业载体进阶的最强音,推动“产业第一”加速跑起来、强起来!
内涵
低成本 高标准 规模化 配套好 运营优
6月26日上午,位于珠海高栏港高速西侧的两片空地彩旗猎猎,数十辆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数百名工程人员在朝阳下挥汗如雨。随着上百台桩机一齐轰鸣,全市规模最大的5.0产业新空间——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同时动工,吹响了珠海“产业第一”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的冲锋号角。
“原来的产业空间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5.0产业新空间建设热潮的背后,是珠海对工业强市的渴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称。
2021年12月,珠海市第九次*代会召开,明确把“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作为全市工作总抓手,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创新主导,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今年4月24日,市委、市*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策文件,统筹实施产业立柱、招商引资、土地整备、园区提升、强核赋能、流程再造等六大攻坚行动,向着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等目标奋起直追。
迈向万亿工业强市,高质量的产业载体建设至关重要。对此,珠海提出,要在今明两年统筹建设2000万平方米的产业发展新空间,以破解产业空间不足的卡脖子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其中新建100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改扩建、提升既有厂房1000万平方米。
5.0产业新空间的标准是什么?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目前该局正着手编制《珠海市5.0产业新空间建设运营工作制度》《珠海市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用房管理指导意见》。从定义来看,5.0产业新空间是迅速提升我市园区配套和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将通过集中布局建设以及模块化或定制化生产厂房、生活商业配套设施和提供生产性配套服务等方式,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和员工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其标准包括: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
所谓“低成本”,就是低成本建设,保证低价格出租。根据《珠海市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用房管理指导意见》,原则上东部片区(珠海大桥以东,以下同)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用房租金不超过20元/月·平方米,西部片区(珠海大桥以西,以下同)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用房租金不超过15元/月·平方米。
所谓“高标准”,就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需求。以《珠海市工业厂房建设标准指引》为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的布局、荷载、层高、物流、强弱电、给排水等指标要求,支持模块化或定制化厂房建设,为企业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生产空间。
所谓“规模化”,就是5.0产业新空间要连片成规模规划建设,西部片区在合理预留大项目连片“熟地”的基础上,单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保障公共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空间。零星工业地块原则上优先用于中型以上优质产业项目。
所谓“配套好”,就是坚持生产与生活需求并重,生活、商业设施要满足员工吃、住、娱乐休闲及商务交流等需求;生产性服务配套体系,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供应链、营销、仓储物流、*务及其他专业性生产配套服务,打造既有高标准硬设施、又有高水平软服务的5.0产业新空间。
所谓“运营好”,就是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运营与服务并重,按照“谁建设、谁招商、谁运营、谁服务”的原则,授权5.0产业新空间运营国企按“即谈、即签、即落”模式直接决策,加快项目落地入驻效率。国企要组建专业化的招商团队,遵循“边招商、边定制、边建设”基本思路,实现新空间建设与招商同步,承担综合运营商角色,持续提升产业新空间运营管理水平。
对好项目、强企业和优秀人才,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就需要厚植高质量的发展土壤,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拓展空间、注入活力——通过5.0产业新空间建设来“破题开路”,无疑是珠海打出的一张“重磅王牌”。
任务
今明两年统筹建设2000万平方米
当前,珠海正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中用力,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迅速做大做强珠海“4+3”支柱产业集群。
如何让好项目有土地好产业有空间,围绕“统筹建设200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新空间”这一关键任务,珠海各区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主城区香洲提出,2020年下半年,三溪科创小镇用3个多月时间高效完成沥溪村37万平方米用地清拆工作,为第一阶段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启动载体。全区将确保两年内建成标准厂房550万平方米,其中,国企代建200万平方米。
金湾区计划年内供地面积新增123万平方米,项目开工面积282平方米、项目建成面积达134万平方米。目前已谋划全区13个5.0产业新空间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35.96亿元,其中2022年可建成或部分竣工的项目有5个。
斗门区力争全年完成“4000亩+”工业“熟地”储备,5.0产业新空间开工294万平方米、建成199万平方米。其中,斗门区富山工业城高标准厂房二期工程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计划今年11月完成供地。
珠海高新区的目标是,年内新增供地68.672万平方米,年内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改扩建100万平方米,其中今年全力以赴建成10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项目。
鹤洲新区(筹)提出,将于2023年底建设完成60万平方米新空间,为园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支撑。
从开发模式来看,各区与市属国企积极对接双向合作,形成了市属三大国企(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大横琴集团)为主导、区属国企为补充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主力军。其中,格力集团力争2022年新建成约150万平方米、至2023年累计新建成300万平米5.0产业新空间及相关配套设施;华发集团则承担了全市50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建设任务。
在*企协作的合力之下,珠海5.0产业新空间项目开发建设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截至6月底,全市5.0产业新空间项目(不含鹤洲新区,不含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项目)实际供地119万平方米,实际开工面积282万平方米,分别完成计划的32%和30%。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和大横琴集团市属三大国企与各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共32个。
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运营与服务并重,同样是珠海5.0产业新空间项目的一大特色。以华发·科创产业园子园区智汇湾中心为例,目前该园区已接洽优质企业近700家,与230余家达成进驻意向,与117家企业正式签约,整体意向进驻率逾50%。预计全面完成招商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亮点
企业“拎机投产” 员工“拎包入住”
“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紧盯企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工业厂房,满足企业生产的布局、荷载、层高、污水处理等要求,为企业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生产空间”;
“要坚持生产与生活需求并重,加强员工宿舍、亲友驿站、公共食堂、共享洗衣房等生活、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提供供应链、金融、科技研发、营销、*务及其他专业性生产配套服务,打造既有高标准硬设施、又有高水平软服务的5.0产业新空间”。
谋划“创新之策”,切中“发展之脉”。对珠海而言,通过加快建设“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的5.0产业新空间,不仅意味着破解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问题,也是推动产业载体建设与提升城市品质有机融合,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与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同频共振的应有之义。
从一片低矮破旧的旧村,到一栋栋初具雏形的高楼、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短短几年内,坐落于香洲区西北门户的三溪科创小镇的发展日新月异。
据介绍,整个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总计容建面约84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面积超61万平方米,办公、酒店、商业等产业配套约22万平方米,最终形成一个集研发办公、住宅、公寓、商业、酒店于一体,具备完善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的智慧型产业园区。
其中,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建设三溪幼儿园、三溪小学、三溪人才公寓,解决园区职工子女教育以及企业人才生活配套问题,今年9月,由格力集团建设管理的三溪幼儿园即将正式招生。
完善园区交通设施。除了继续打造三溪通勤巴士品牌外,格力集团还参与代建了一批总里程数超过8.9公里的市*配套重点项目,打造更通畅的园区交通“内部大循环”,完善两个公交车首末站、新增约550个停车位。目前,三溪路、沥西路、苏北街、常福路的建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其中三溪路一期工程预计2023年5月通车。
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目前,由格力集团旗下建设投资板块负责代建的三溪邻里中心和三溪公园,已与漫舒·溪里项目同日开工——其中,三溪邻里中心为启动区生活服务配套项目,将设置托老托幼服务,建成后可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便利生活一站式服务;三溪公园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除了新开工建设的项目外,对照新的标准体系,不少产业园区开始谋求升级和改建——
位于珠海高新区的华发·科创产业园由华发集团投资、建设、运营,总占地面积约1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由智谷圆芯广场、智汇湾中心、中以加速器、圣博立科创园、大数据中心一期五个子园区共同组成,是目前珠海已建成的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现代化、智慧化园区。
其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以来,对标5.0产业新空间建设标准和企业需求,华发·科创产业园在生产空间和生产配套领域全面开展优化提升,新增了公共实验室、小试中试平台,对运营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展示中心、交流培训中心等配套进行扩容提升,生产配套面积达两万平方米。
专家访谈>>>
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联席总经理张腾飞:
“五大”体系构建 让5.0产业新空间内涵更全面
珠海5.0产业新空间到底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确保珠海5.0产业新空间的内涵落实到位呢?昨日,长期在产业园区第一线从事园区发展、园区规划、园区战略管理、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等研究工作,主持参与百余项国家部委及省市产业园区课题研究的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联席总经理张腾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腾飞曾经多次参与珠海的产业园区调研,为珠海园区发展献言献策。他说,当他第一次获知珠海在推进5.0产业新空间时,感到颇为惊讶,以为这个“5.0”是园区的容积率,因为此前珠海没有“1.0”版本、“2.0”版本的说法。“但当我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个5.0是有内涵的,它实际包括了成本低、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这5个方面的体系构建。与其它城市相比,其它多数城市关注的是资源利用、产业引进和产出规模,而珠海的5.0产业新空间在顶层设计和体系构建上要比其它城市更全面。”
张腾飞认为,珠海5.0产业新空间是珠海市对产业发展认真思考后的结果,该理念将引领国内园区业态的新潮流。一旦打造出来后,更能够贴近市场、满足企业和产业工人的需求,也更能体现产业新空间通过“交钥匙”“拎包入住”方式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便利。
谈及如何确保在建设和运营中将珠海5.0产业新空间的内涵落实到位,张腾飞认为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全盘统筹和规划,根据5.0产业新空间的标准要求,确保未来推进建设时“不走样”。二是要注意以产业链构建的思维推进新产业空间建设。他认为,5.0产业新空间只是一个产业载体,不同的产业,其配套和运营要求都不一样,如果不是以产业链构建为目标推进建设,新空间里的产业就形成不了一定的规模,且建成的新产业空间也不能发挥最大效用。三是要出台5.0产业新空间建设指引或建设指南。“这个新概念出来后,在全国都是首创,到底怎么做、怎么建、怎么管理、怎么运营,都是需要明确的。至少要从市级层面编制建设规范或操作手册,让每一个园区在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时,有据可依。”四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珠海的5.0产业新空间需要能力较强的运营商,建议培育珠海自有的新空间建设主体,形成一个主体白名单。除此之外,再认定一批市场化的运营商,比如国内知名园区开发主体(上海临港、联东U谷等),有效推进产业新空间的建设和运营。五是要有相应的*策保障。张腾飞表示,既然要建设5.0产业新空间,珠海市*就应该打开格局打开视野为这个产业新空间建设出台配套的保障*策。“因为未来建设过程中必然牵涉到规划、环保、审批、监管等问题,如果没有配套的保障*策,建设和运营就会步履维艰。”
记者手记>>>
好项目有土地
新产业有空间
大发展有势头
风雷激荡的时代,激情飞扬的征程。
干出加速度!各区倒排工期,大干快上,发挥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和联络通报机制,做到每天一更新、每周一调度,建设方开足马力抓进度、抢工期,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
干出高质量!高端写字间、时尚会客厅直通摆放着大型机械设备的生产车间,智能制造企业直接入驻即可装机投产……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更颠覆记者对产业园区的传统认知!
产业空间,是演绎创新故事的首要基础条件。一个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在特区热土之上不断崛起,勾勒出珠海加快现代产业布局、激活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图景。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珠海市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増势,同比增长27.2%。
“决策有力、行动一致、目标明确,从上到下都是支持的声音和快速的响应。”正如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彬所说,这样的干劲和效率,让人刮目相看,也让人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加快5.0产业新空间建设,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生产空间,并更加注重产业链条纵深,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打造高质量的“产业森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把优质服务引入到园区开发建设和整体运营之中,对生活配套、宜居水平、生活品质乃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珠海来说,一场“焕新空间”的硬核行动背后,是滚烫的产业热潮浪奔浪涌,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一种承诺——有好项目,不仅欢迎来珠海落地,更欢迎加速来珠海落地!
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期待,一个“产业第一”的珠海,将不断奋楫新时代,昂首向未来。
金湾区:两大产业园年底实现“拎包入住”
6月26日上午,位于珠海高栏港高速西侧的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式开工,由华发集团和金湾区按照“集中高效、配套完善、成本经济”标准合作建设,总用地面积约42.3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101.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40亿元,是珠海在建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
根据施工计划,两大产业园将在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企业员工实现“拎包入住”,不仅将为金湾现有的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提供载体,还将为全市5.0产业新空间建设贡献样板和经验。
*企协作,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今年5月11日晚上8点,金湾区区委*梁耀斌率队与华发集团总经理李光宁连夜磋商,就金湾区工业厂房建设规模、选址、合作建设模式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华发集团承担金湾区超过20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规划建设任务,其中100万平方米将在今年内完成。
金湾区委区*果断决策,在5天内完成了选址。高栏港高速西侧、珠江钢管项目北侧约31.7万平方米用地将打造为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高栏港广珠西站以北10.6万平方米用地将打造为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两大产业园规划建筑总面积达101.3万平方米,正好位于格力电器、纳思达等龙头企业聚集区,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4+3”产业强链补链。
为加快进度,金湾区组成了由科工信、经发、发改、自然资源、住建、财*、港口及平沙镇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对项目划拨前公示、供地审批等多个环节实现并联审批,在市委办、市府办、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珠海海事局、市港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确保规范高效。
与此同时,华发集团迅速组织精干团队,同步推进定位研究、可研立项、方案设计、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在5月15日实现“选址即入场”。
6月6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核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将平沙镇珠海西站侧约4.9万平方米用地划拨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业厂房建设,仅用10天完成全市首个以划拨方式供地建设标准厂房的手续办理。
6月17日,两大产业园工业三宗工业用地全部划拨完毕。6月22日,两大产业园完成招标公示。
“整个过程决策快、行动快、同步招商、沟通顺畅,没有浪费一点时间。”金湾区**组成员、副区长冯风梅说,“金湾与华发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服务效率和国企执行力相结合的优势。”
选址即入场,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开工
与金湾区签署工业厂房建设框架协议后,华发实际上面临着两个任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之前,必须先完成土地平整。
5月15日,当华发集团工程人员首次进入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踏勘时,这里还是一片积水深度超2.5米的“湖”,积水多达1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
“按常规办法抽排要半个月以上。”项目负责人华发集团华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佳富坦言,抽水量大、恰逢连续降雨,两大因素让作业困难“成倍增加”。
“办法总比困难多。”朱佳富告诉记者,凭借从十字门到金湾航空新城、唐家北围片区等开发一路积攒的经验,华发决定采取“抽水+明排”相结合方式,一方面从全市范围内紧急调配50多台大功率水泵和10台应急抢险车参与强排工作,另一方面利用距离项目400米左右的一条水道,用12小时连夜建设了一条应急排水沟。“多管齐下,5天时间就排干了”。
华发城市运营华金区域公司董事长王辉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要求,金湾区从项目立项、用地选址划拨、财*审查、临时水电申请、施工许可办理等多个方面采用并联审批、靠前服务、开辟多项“绿色服务通道”,极大缩短了手续办理时间。
6月24日,两个园区如期拿到施工许可。短短两天后,华发集团完成了上百台桩机、泥头车和60多台挖掘机等设备以及近800名施工人员的集结。
“像这样大体量的施工准备,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月,我们压缩到了两天完成”。连续几天奋战在工地上,朱佳富穿坏了一双劳保鞋。
在施工技术上,为优化缩短工期、提高建设质量,项目部分梁、板、楼梯、外墙应用预制构件拼装建造,首批项目整体装配率将达50%。此外,项目设计和建设全面应用BIM建模技术进行设计碰撞推演检查,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效率、节省成本、缩短工期。
打造5.0产业新空间标杆 “筑巢引凤”服务产业升级
“要让更多好项目引进来、落下地,来了就不想走,这是一个新型产业载体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负责项目设计的华发城市运营执行副总裁郭桂钦说。
只有把准脉,才能开出良方。接到项目建设任务后,华发集团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建筑、规划、结构、给排水等专业人士构成的“田野调查”队伍,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建设标准为指引,在10天内密集走访职能部门、产业协会和招商目标企业,总结形成包括层数、层高、柱距、承重、电梯配置、配电负荷、卸货吊装等16个参数的标准化技术参数体系,被*部门和行业机构誉为产业载体设计的“教科书”。
在厂房类型上,两个园区根据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生产工艺要求,设计了标准层2500平方米、5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等3种类型标准厂房,其中部分可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半定制”。
在园区服务上,园区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智慧化产品展示中心、共享式交流培训中心、高性能动力中心、高安全性危化品仓库、专用货车物流通道等一站式生产服务配套,满足企业在*务服务、营销、培训、环保、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一揽子需求。其中,高标准污水处理站可集中处理工业废水2500吨/天,有效减轻园区企业环保投入。
同时,全方位生活服务配套,提升园区生活幸福感。在首批项目10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中,宿舍、公共食堂、超市、电影院、健身房等生活服务配套面积约占15%;共有2268间员工宿舍,配备独立卫浴、小阳台、热水、空调等设施,可灵活设置为夫妻房、单人宿舍、双人宿舍、四人宿舍;5家公共食堂全天多时段供餐,最高可供8000人同时用餐。
“我们建造的5.0产业新空间,不仅仅是外立面、规模比以前大了,更重要的是针对产业需求,在专业设计、施工技术和产业配套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对于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发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凌勇说。
动工只是起点,建设招商同步推进。目前,华发集团已与金湾区组建联合招商团队,围绕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产业主攻方向,赴深圳、东莞、佛山等地铺开精准招商工作,通过以投促引、以引促投、以投促产等方式,力争实现首批百万规模5.0产业新空间“完工即满园”“建成即投产”。
高新区:在创新中求变求进
6月29日上午,由珠海高新区与华发集团合作建设的总规模约95万平方米的5.0产业新空间全面拉开建设序幕,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和大数据中心二期正式动工,擂响了高新区深入推进“产业第一”的攻坚战鼓。
上述5.0产业新空间建成投产后,将为高新区产业大发展拓展新的更大空间,助力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未来科技城,深入实施深珠合作示范、新兴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突破等“八大工程”,加速向“千亿级”高科技园区迈进。
事实上,在全面推进“产业第一”的攻坚道路上,高新区勇当尖兵、冲锋在前,先行先试持续创新产业载体建设路径,不断向更加专业高端的产业载体进阶,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拓展出更加宽广的空间。
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刷新“高新速度”
如何破解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早在2021年,高新区就以“工业上楼”试点建设新型科技园区,于当年2月在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动工建设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
当年12月31日,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首批高端制造企业若贝特、九源电力、九源能源等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招商、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刷新了“高新速度”,为高新区工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智造总部产业基地作出了先行示范。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回字形结构,交付标准极高,层高最高接近8米,楼面承重最大是2吨,单层面积最大近5000平方米,配备公共卸货平台,多台大功率货梯,还有专业的吊装平台,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而且宽敞的厂房与高端会客厅、优雅写字间无缝联接,格外便捷。
“像我们这样有大型生产设备的企业过去只能找平房或者一楼的厂房,但这里有承重达5吨的货梯,我们这层楼楼层承重也达到了1吨,而且人货分流,环境媲美写字楼,很适合我们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若贝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孟强博士表示。
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健照表示,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通过“工业上楼”模式集约利用产业用地,盘活了低效用地,该园区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较市里要求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标准,本项目的“亩产均值”提升至少2.5倍,预计可达1400万元/亩,三年内,园区企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
该园区创新招商模式,以企业承诺未来产值作为优惠条件给予优惠,激励企业成长,实现产园共赢。为了人才的“引育留用”,园区集中配套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156间宿舍,打造可安居乐业的“蓝领社区”,形成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环境友好的优质生活圈。
村企合作,打造60万平方米的“智造超级工厂”
继成功探索“工业上楼”经验后,高新区又先行先试,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的盘活整备方式,打造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这一总体量达60万平方米的“智造超级工厂”力争在2023年全部建成。
港湾7号项目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绿色新能源的应用,将根据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谋划高标准超级工厂加城市级配套,为智造企业量身定制高层高、高荷载、大平层的厂房,并以“工业邻里”理念完善人才安居住房与商业服务配套,营造人才友好青年友好发展环境。
通过不断探索,高新区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不断创新着产业载体建设的“高新范式”“高新样本”。
当前,高新区围绕“总部+创新+生态+文化”四大主题,坚持整体开发、分片建设,正在高标准做好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和项目招引,打造珠海“硅湾”和科技新地标。
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高新区正以新一轮攻坚行动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标准建设未来科技城、加速迈向“千亿级”高科技园区提供不竭源动力。
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
不断迈向专业高端的产业载体,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拓展出更加宽广的空间,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舞台,成为企业家逐梦前行的热土。
一个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一批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队队投资考察团接踵而至……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加速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全力构建“4+3+N”分区域、多兵团招商引资新格局,压实各级责任,掀起全员招商热潮,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
从项目引进、落地到开工、投产各个环节提供“保姆式”的贴心服务,高新区建立全周期全链条立体化招商引资体系,全心做好全程服务保障,推动优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产业第一”工作部署,高新区在统筹好全区产业要素资源的基础上,正加速推进10个5.0产业空间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12.66亿元,总占地面积7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6.18万平方米(分两年建设完成)。
其中,高新区在建5.0产业新空间项目共有6个,包括金鸿工业园、智能制造孵化加速基地补充用地项目、港湾7号(标准厂房)项目、珠海市大数据中心产业园二期、大湾区智造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D片区及格创5.0产业新空间项目,其余4个项目均计划在2022年内开工建设。
高新区格创5.0产业新空间项目效果图。
昨日,格创5.0产业新空间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三溪邻里中心效果图。
金琴健康港项目效果图。
(本文刊于2022年7月8日《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