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体 English

华发40年故事之四十一 | 俞卫国:亲历从1亿到1000亿的巨变

发布时间:2020/12/10 18:41:29 分类:公司新闻 来源:本站

xmyeditor_01.jpg


xmyeditor_02.jpg


俞卫国,华发股份董事、常务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华发北京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发股份香港公司董事长,华发园林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中南财经*法大学财税专业。


19年前,怀着对华发未来大发展的期许,俞卫国毅然辞去珠海市审计局的工作,出任华发股份财务总监。在华发重启IPO,筹备上市前,他亲力亲为,手写了华发股份第一份财务管理制度;他不畏艰难,与相关核心领导班子坚持不懈,历时3年,最终赢得华发股份IPO审核通过;在华发快速发展阶段亟需资金时,他与核心团队及时从各大银行融得资金,保证了企业供血源源不断,良性发展……


他是“珠海华发”迈向“中国华发”的重要推手之一,推动华发股份落子全国,实现百盘争艳、跻身全国一流企业;他一人分饰多角,既任常务执行副总裁,又兼任财务总监,还兼任不同区域及城市公司董事长。作为CFO,19年来,俞卫国见证了华发股份从当初年销售1亿到如今冲刺1000亿的巨变。 


来自珠海市审计局的CFO


 2001年2月,袁小波出任华发集团董事长,华发迎来新一轮开局发展。新官上任,袁小波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为华发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引进更多青年才俊作中坚力量。对外则积极谋求发展,厉兵秣马筹备IPO上市。


xmyeditor_03.jpg


2004年2月25日,华发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这样的契机下,同年5月,俞卫国来到华发,出任华发股份财务总监。当时,在珠海市审计局任副科长的他,年仅34岁,年轻有为,正待提拔,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然而,与当时的华发集团董事长袁小波长谈后,对方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第二天,他立即递交了辞职信,在“仕途升迁”或“牵手华发”两个选项中,毅然选择了后者。


走出工作了近10年的市*大院,俞卫国来到华发,开启人生新的征程。“当时,华发股份人不多,整个股份公司只有五六十人,股份财务部只有4个人。”俞卫国回忆,“业务比较单一,主要以房产开发为主,每年仅一两个楼盘销售。年销售额也不高,大概1亿元左右。”


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处于核心决策层,对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执掌华发股份CFO大印后,俞卫国对内逐渐建立起华发股份财务干部队伍,配合股份核心管理层的发展战略,统筹、管理、分配各项资金,开源节流,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对外配合公司发展,向各大银行筹措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在华发的第一个10年,他参与了几件关乎华发未来发展的大事。


其一,是亲自手写了华发股份第一份财务管理制度。“当时的股份财务部,加上我才5个人,许多事情要亲力亲为。那时电脑不太普及,财务管理制度都是自己手写的。”


其二,在建立管理团队、拟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他进入华发股份IPO筹备组,与当时几位华发核心领导一起,历时3年,筹备华发IPO上市。


其三,在华发新城整合开发,华发世纪城、华发新城五期、六期地块购买遭遇资金短缺问题时,俞卫国与核心领导团队想尽办法,竭尽所能,向珠海各大银行筹措到充足的资金,顺利拿下地块,缓解了燃眉之急,为华发新一轮大发展埋下了伏笔。


“当时,付完华发世纪城地块的钱,华发股份账面上最少一天仅剩不到五万元,远远无法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各项开支。”俞卫国坦言。随后,李光宁、刘克和他组成了融资小组,“融资三剑客”使尽法宝,最终从各大银行融得近40亿资金。“那时,算是华发企业发展史上最大的坎吧。现在回过头来看,已不算什么了。”见惯风浪的CFO俞卫国淡然地说。


而在华发的第二个10年,在推动华发“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及落子全国的新战略中,作为分管华发股份投资拓展业务的俞卫国,成为“珠海华发”迈向“中国华发”的开路先锋和重要推手,功勋卓越。


三年,IPO志在必得


 2001年,俞卫国刚到华发不久,即进入IPO筹备组,与李光宁、刘亚非、刘克等核心领导班子一起,奔走在珠海与北京之间,筹备IPO上市事宜。整个过程,从2001年年中着手筹备,到2003年9月审核通过,历时3年。


3年IPO筹备审核历程,俞卫国坦言:“历尽千辛万苦。”


那几年,恰逢证监会改革,华发股份时任董事长刘亚非担任IPO筹备组组长,时任助理总经理及董事局秘书李光宁担任副组长,整个团队经常在珠海、北京两地为了收集、整理、准备各种资料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工作。因为时间紧迫,甚至经常几个通宵连轴转。


这边厢,是华发IPO筹备组满怀激情、马不停蹄地积极筹备;那边厢,到了证监会,资料却一次次被退回,甚至被明确告知:“你们不要做了。”“你们回去吧。”


即便如此,华发IPO筹备组仍然没有放弃。


“实际上,是光宁的锲而不舍,不懈努力,志在必得,让华发IPO起死回生,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俞卫国回忆,当时,就是在这样一种信念支撑下,大家从未产生放弃的念头。“被证监会屡次拒绝后,在光宁的带领下,我们收集各种相关文件,对照各种相关的国家*策,找到其中一两个案例,以此为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如愿以偿。”


历时3年,整个IPO审核需要经历10个流程。筹备组一路披荆斩棘,屡败屡战,越战越勇,终凭“永不放弃”的华发精神,获得审核通过。


当天上午的沟通会,筹备组成员像在产房外等待孕妇分娩的准爸爸,忐忑不安,满怀期待。“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刘亚非董事长脸憋得通红,紧张激动得心脏病都快发了。”


中午一拿到审核通过的批文,筹备组就开始庆祝。说来也巧,那天刚好是李光宁的生日,再没有比喜提华发IPO批文更特殊、更有纪念意义的生日礼物了。


当天晚上,身为华发股份CFO,俞卫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IPO上市,对于华发而言,意味着可以在公开市场进行大规模资金募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是华发作为珠海龙头国企的实力验证,在华发企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为华发接下来的落子全国、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不懈,推动“珠海华发”成“中国华发”


 2012年,华发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珠海华发站在走向“中国华发”的新起点上。“华发股份重新梳理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定位,重新聚焦一二线城市和全国重点城市。按照董事局和光宁*制定的新战略,我们要在全国开疆拓土。”当时分管华发股份投资拓展业务的俞卫国,成为战略转型过程中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从这一年开始,俞卫国率领的投拓团队,在深耕珠海大本营的同时,频频向北上广深等全国重点城市发力进军。第一步,落子华南核心城市广州,于2012年11月成功摘下广州白云区集贤庄地块,开始在全国土拍市场崭露锋芒。自此,华发在全国重点城市迅速布局,陆续将武汉王家墩、汉阳四新地块、上海张江及杨浦地块等多个优质项目收入囊中,奠定了华发股份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


xmyeditor_04.jpg


2020年1月,俞卫国与华中区域团队在武汉汉阳区现场查看地块情况


实力决定圈层。随着华发在全国土地市场的实力发声,华发的“朋友圈”出现了华润、招商蛇口、仁恒等行业巨头,与他们从同台竞技逐渐走向强强联手、合作拓展,成功打造了一大批优质项目。2015年,华发华润联手接连拿下上海闸北10-03、09-03地块,创下当年上海行业新高。


“当时跟头部房企刚开始合作,华发的经验不多。跟华润联合拿下地块后,我带队在上海跟华润谈合作协议。按照光宁*的指示,两个地块分开操盘,分开并表,条款一条一条的过,谈了一个星期,终于谈了下来,很好地平衡了双方利益,为以后与其他房企合作开了个好头。”俞卫国回忆。


时值全国房地产市场步入阶段性低潮期,华发却在全国大手笔拿地,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质疑,华发去到一二线城市到底行不行。


然而,市场很快给出了回应。随着之前拿地项目的相继入市,2016年成为华发股份激情燃烧的岁月,上海华发四季、华发华润静安府、华发公馆等四大首发项目惊艳亮相,仅华发华润静安府和华发四季首开就分别揽金53亿和27亿,武汉中城荟首开24亿,广州华发四季超过8亿……当年华发股份业绩一举突破370亿,远超2015年的130亿,实现了“弯道超车”。


也从那年起,华发股份从珠海一枝独秀,华丽转身为全国百花齐放。以上海、武汉、广州等核心城市为桥头堡,华发迅速布局南京、苏州、无锡、杭州、深圳、惠州、佛山等重点城市,逐步形成了珠海、华南、华东、华中、北方、山东六大区域和北京公司的“6+1”格局。


新城市的进入、新项目的获取,推动着华发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口碑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进入武汉地区短短四五年,华发外滩首府一举树立了武汉高端住宅的新标杆,华发已成为武汉房地产优质品牌;华东区域成为华发股份业绩增长的基石,上海静安府销售连续两年摘得上海楼盘销冠……“这一切,都与公司‘走出去’的战略定位,以及总部和区域公司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俞卫国说。


2019年,华发股份全年实现流量认购突破900亿,全年新获取项目37个,新挺进重庆、成都、长沙、郑州、绍兴等11个城市。2020年,华发股份将冲击千亿目标。


成绩和数字背后,是华发股份投拓团队持之以恒的汗水与付出。回忆起这些荣光闪耀的经历,俞卫国感慨万千。


临危受命,从CFO到区域公司CEO


如今,华发的发展已跟19年前俞卫国刚来时天差地别。全国40多个城市都有华发的楼盘项目,甚至澳门、香港、旧金山、特拉维夫都有业务。而一直在华发股份执掌CFO大印的俞卫国,也因公司的极速发展所需,一人分饰多角,兼任北京公司CEO,带领团队为华发开辟京津冀以及西安市场。


华发早在2003年就进入北京市场,成功打造了华发颐园项目,后因公司战略平衡等多种因素考量,没有继续深耕北京。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布局北京成为全国品牌房企必走的战略之路。


2018年11月26日,华发成功摘得位于北京房山良乡大学城附近的17-02-10、09地块,打响了华发重返北京的第一枪。


该项目延续华发“城市系”血统,新东南亚风情园林,精装修,40%小区绿化率及华发“优+”体系加持,产品受到周边公务员、大学老师及企业白领等主流精英的青睐。


万事开头难,华发重返北京后也并非一路坦途。“房山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俞卫国说,比如,2019年拿预售证,过程曲折艰辛,花费了多倍努力。本来预售证可以在9月底拿到,受*管控影响,被延后到10月8日才到手。原计划是国庆黄金周开盘,后来调整到国庆后第一个周末。“这个波折对楼盘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开盘效果还不错,打出了华发在房山区域的品牌影响力。”


2020年,北京受到两波疫情影响。项目率先启动VR看房,积极开拓市场。凭着华发匠心筑造精品的精神,及华发“城市系”的优良血统,北京华发*公园从去年至今,牢牢占据房山销冠地位。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部核心城市。在2019年进入天津市场后,2020年1月底,华发与西安当地头部房企紫薇地产签订了合作协议,进入西安。在办预售证时,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遇到了不少困难,公司根据客观因素对房价进行了调整,在9月最后一天晚上12点顺利拿到了预售证。


xmyeditor_05.jpg


2020月3月底,新冠疫情初缓,俞卫国前往西安软件新城现场查看地块情况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按照公司总部要求调整了精装修和定价,尽量保证收益不受到大影响。”俞卫国感言,西安团队在办预售证过程中的超强战斗力和执行力,也是华发精神的体现,得到了西安合作方的高度认可。西安项目10月推出240套房源,在线登记客户多达2694组,市场相当火爆。


“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快,管理的难度和压力也随之增大。”即便如此,从财务总监到几个区域公司董事长,虽然身兼数职,俞卫国仍然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为华发立下了赫赫战功。


冲刺千亿,实力护航


 从19年前华发股份年销售额1亿元,到如今冲刺1000亿元,俞卫国见证了华发这些年的飞速成长与巨变。


2020年,华发集团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第259名。回顾公司发展历程,作为华发股份财务总监,俞卫国感叹,“2012年,光宁*调整了华发集团整体经营思路,提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非常及时。在2012年战略转型前,华发房产连续多年年销售额约100亿元;2019年,销售额达922.7亿元,翻了近10倍!”


“另一个感受比较深的是华发人才队伍的建设。” 俞卫国说,在公司董事局和李光宁的带领下,华发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作了提前布局。目前,华发区域或城市的总经理基本都是80后,年富力强,有冲劲、有闯劲,并且基本上都有知名上市房企管理工作经验。


xmyeditor_06.jpg


2020年5月7日,俞卫国在天津未来荟销售中心检查工作


企业的财务管理也至关重要,是关乎企业发展存亡的命脉。华发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资金充裕,保证了企业供血畅通与持续发展;与各大银行保持着良好的信誉,保证了融资渠道的顺畅。这些,也是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华发还专门成立了资金管理小组,光宁*担任组长,我是副组长,所有涉及投融资和资金使用的事项,都通过小组开会讨论研究,再作决策。与不少上市企业相比,华发在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方面还是相当强的。”俞卫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华发股份所有区域公司的资金调配使用,都由总部统筹调拨分配,区域公司只管做好生产经营和销售管理,根本不需要愁钱的问题。稳健畅通的资金血脉,保证了华发冲刺1000亿企业的强劲动力,以及向百年老店迈进的坚实底气。


在华发工作19年来,俞卫国觉得华发人非常忠诚。“以前跟麦肯锡、波士顿等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研究华发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华发人身上具备的品质——创业奋斗、勇于担当、忠诚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xmyeditor_07.jpg


91丨亚洲丨精品丨入口链接链接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入口视频精品www永久链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