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华发集团总经办副主任,品牌管理中心品牌策划推广部、优生活编辑部总经理,华发公益基金会理事。毕业于武汉大学,曾任珠海特区报编辑、记者,珠海报业广告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10年加入华发。
华发集团品牌管理中心会议室有一种魔力。每次开完会,很多人都涌动着一种激情:“必须为华发奉献全部青春和力量”。激情的源头,通常来自于陈朝晖。
在同事眼里,他是“创意狂”,不走寻常路、不断挑战自己天花板;他是“品质控”,注重每一寸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词语、字体和线条的运用;他是“工作狂”,活儿越难的越来劲,创作起来点几根烟能写到天亮。另一个大家公认的核心特质,那就是“全天候义务宣传员”:“接待媒体时,他总会仔细询问天南海北的记者们对华发的印象,然后如数家珍、大秀华发肌肉”。
这是十几年媒体生涯留下的深刻烙印,也是陈朝晖对华发品牌工作的深刻理解,“华发是靠产品说话。我们做品牌其实很简单,把真实的华发展现出来就好了”。
从传统新闻媒体转战企业品牌宣传,陈朝晖跟随华发走过飞速发展的11年,他始终带着媒体人的新闻敏感和人文情怀,构建情感连接,用最真诚的方式展示真实而与众不同的华发力量。
“国际倒爷”的回归
“倒爷”,这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极富传奇色彩的职业,意外地成为陈朝晖职业生涯的起点,不过,他并不是倒买倒卖的练摊儿小贩,而是在国有企业从事对俄贸易,是“倒爷”队伍中名正言顺的正规军。
1993年,即将告别武大校园的陈朝晖,正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邓小平南方谈话言犹在耳、珠海特区百万科技重奖振奋人心,陈朝晖收拾行李南下,加入珠海当时最大的国企——电子集团公司,担任国际业务部外事和贸易翻译。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经济萧条,日用品异常匮乏。珠海电子集团将产自珠三角的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产品发往独联体国家,换成丁腈橡胶、集成电路设备等国内稀缺商品,运回国内再销往各地。
初出茅庐的陈朝晖挑起了对俄贸易的大梁。他常常揣着几斤重的卢布,独自穿梭于中俄边境线,从哈尔滨、黑河、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莫斯科,找货源、谈合同、发货、收货、行*地接……工作早已超出了一个翻译角色,还要随时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段“国际倒爷”的独特经历,让陈朝晖迅速从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单兵。但易货贸易的种种乱象让人身心疲惫,他决心切换赛道。
1995年,拿着从报纸上剪下的招聘广告,陈朝晖应聘成为珠海特区报国际新闻部编辑,从此开启了15年的传媒生涯,先后担任国际新闻部编辑、要闻部编辑、财经部记者、财经部主任,成为珠海特区报颇有名气的才子。
那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也是珠海企业界英雄辈出的时代。作为主力财经记者,陈朝晖与史玉柱畅谈脑白金广告策略、深挖雷军出走金山的缘由、关注金正DVD的兴衰,探讨珠海渔女IP的归属,见证了珠海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2004年,连续7年无新股上市的珠海,终于迎来好消息:华发股份成功登陆沪市。当年2月25日,陈朝晖受邀前往上海采访,见证了华发股份敲响开市锣声。就在那个时刻,华发团队散发出的团结、自信、专业的职业气质让他深受感染:“相比珠海其他国企,华发是完全与众不同的,首屈一指的感觉”。也正是这次采访,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理想主义者同盟
此时的华发已率先进入精品时代,出品备受追捧。华发新城国际化的园林景观、合理的空间设计、通透敞亮的落地窗、空气对流的阳光车库;容闳学校高品质的室内体育馆、领先行业的塑胶跑道,孩子们脸上轻松、自信的表情……接触越多,陈朝晖越是心生敬佩:“华发出品总是追求极致,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
2010年夏天,华发文传公司执行董事郭云飞邀请陈朝晖出任华发文传公司副总经理、华发品牌刊物《优生活》杂志总编辑。当时,这本杂志已创刊5年,是华发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杂志以“主流精英家庭读本”为定位,已走入华发千千万万业主家中。
尽管留在媒体的前途一片光明,陈朝晖还是毫不犹豫接受了挑战:“华发符合我心目中一个理想企业的样子。这里会是一个更大的舞台,能更好地发挥我在媒体多年的积累。”
时值华发集团成立30周年,他策划了《华发制造:珠海人居30年》大型专题。这期专题制作过程中,陈朝晖对华发和华发人有了彻底的认知,在一次次人物访谈中、在一个个工程项目上,他找到了解锁华发优秀基因的密码: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不论是设计师、工程师还是销售、物业,这所有的标签后面,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是一群追求卓越的理想主义者,“这帮人聚在一起,什么事都能做成,什么事都能做到最好!”
近期出版的《优生活》杂志
坚守的力量
企业杂志曾经是国内传媒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业内久负盛名的《SOHO小报》《万科周刊》纷纷停办纸质刊物。甫一接手《优生活》杂志,陈朝晖就面临着终极拷问:纸质刊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陈朝晖认为,新媒体快则快矣,但纸张和铅字所传递的温度是难以替代的。《优生活》杂志不仅是一份企业杂志,更是一份展示品牌力量、传递企业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载体。从品牌角度看,坚持下去定会物超所值。
杂志老编辑们很快发现,陈朝晖到来以后,杂志选题更加开放,采访资源也多了起来。一次次改版下来,内容水准明显提升,“业主反馈越来越好,互动也明显多了起来”。
2012年起,陈朝晖带领编辑部团队用了两年多时间,走遍华发股份在北京、武汉、沈阳、威海、南宁等城市的项目,从当地人文地理入手,与受众和潜在客户建立情感关联,润物无声地推广华发品牌和产品,努力传达着对普通员工的人文关怀。
“远派外地的华发人,承受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坚守着华发梦想,应该多展示他们的奋斗形象,给兄弟姐妹们加油打气”。陈朝晖说。
除了事件性新闻宣传外,陈朝晖也努力打造团队赋能营销业务的本领。一名编辑回忆,几年前在对华发观山水项目户型、设计、配套、服务等亮点进行轰炸式集中宣传后,宣传推文下方错挂了华发又一城项目销售电话。当天晚上,又一城项目销售中心电话就被观山水项目认筹客户打爆……
这样的宣传组合拳,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华发人感受到来自总部的强大火力支援和精神激励,新老项目纷纷邀请《优生活》团队前往采访,这也成了陈朝晖坚持办好《优生活》杂志的源源动力。
集团品牌管理中心《优生活》杂志墙,陈列了已刊发的全部166期杂志
2020年初,陈朝晖提出杂志将面向全国发行、最终达到5万册发行目标时,华发集团总经理李光宁鼓励道:“5万太少了,未来三年要做到10万份!”
这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驱动着陈朝晖和团队把杂志做得更精致。经过再次改版,读者手中的《优生活》杂志变得更加丰满,发行全面覆盖城市、金融、实业三大集群核心客户。
杂志以“城市人文地理”为核心理念,追随华发主营业务在全国拓展的步伐,用时尚的方式讲述华发和城市的故事。杂志不仅有时尚的封面、优美的视觉大片、令人向往的建筑与人居故事,还有“投资教父”IDG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著名作曲家谭盾,中国激光行业专家、光库科技创始人王兴龙的精彩人生故事,传递出一种热烈进取、热爱生活的主流价值追求。
陈朝晖率队采访IDG全球董事长熊晓鸽
“可以设想一下,读者每次收到《优生活》杂志时,都能体会到企业的格调和匠心。”对于这枚业界活化石,陈朝晖信心满满。
八千里路云和月
随着华发集团“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的推进,各项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创新发展成果不断落地,急需整合专业宣传力量整体对外发声。2015年,华发集团集中品牌专业人员组建了策划推广中心,陈朝晖带着《优生活》杂志团队加入。
十字门*商务区是横琴开发国家战略的启幕之作,也是华发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历经10年建设,昔日蕉林滩涂高楼林立、高端服务业聚集,已成为珠海特区城市新封面,也成为珠海服务珠澳合作的主阵地。
“十字门一系列重大载体平台的建设、一系列高端文体活动的举办,改变了城市格局、填补了城市空白、提升了城市品位。”陈朝晖认为:“华发跨越发展的故事本身已经够精彩。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真实地传播出去。”
网坛女皇格拉芙“决胜大湾区之巅”天台表演赛后团队合影
为了配合突飞猛进的业务发展,陈朝晖对所有文案人员分了线,并要求大家恶补专业知识:“华发业态多元,给了大家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往一线跑,跟业务口的同事交朋友,这样才能成为专攻这个领域的专家,做好这个领域的宣传工作。”
针对十字门*商务区宣传推广,陈朝晖带着团队头脑风暴,敲定一个个重磅选题。“城市新CBD如何诞生”“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崛起史”“如何运营一家国际一流水准的剧院”“珠海诞生历史上首个国家级地标—珠海中心”……从点到面,从超高层建筑的技术解密到场馆运营的幕后故事,按照专业水准出品的主题报道,出街后引起了媒体们的关注,有同事甚至收藏杂志,觉得“这是教科书式的解读,可以作为新员工培训学习的教材”。
华发公益基金会“一带一路·手拉手”十国少年中国行活动现场采访缅甸少年
陈朝晖以媒体人的标准,在实战中拉练出了一支不怕吃苦、反应迅速、能打胜仗的宣传队伍。除了完成日常的新闻宣传任务外,这支队伍以专业新闻媒体的打法,以华发自媒体为主阵地,在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珠海发展投资基金成立大会、珠海国际设计周等重大活动中打下了一场场硬仗。
在台风、疫情等重大灾害中,他们也坚守岗位,以文字凝聚人心,弘扬了积极向上的华发正能量。
2018年,世纪风王“山竹”正面袭击珠海,华发人在狂风暴雨中“三线作战”:他们走上街头清运树枝,全力救灾复产;他们在国际会展中心悉心搭建场馆,庇护建筑工人安全;他们坚守岗位,筹备“海丝论坛”。陈朝晖和他的队伍也兵分各路,走遍华发志愿者所在之处,与他们通宵奋战,见证10条城市主干道的抢通时刻;蹲守华发物业、国际会展中心,真实记录华发人忠于职守、尽心助人的温情故事……
一场台风体现出来的团结、勇毅、坚守责任的华发精神,让陈朝晖感动不已,连续三天三夜,他带领团队采访、拍摄、写作,在昏暗的午夜,他打开车灯取亮,拍下了一个个华发志愿者冒雨负重前行的背影。一系列稿件发出后,珠海市民纷纷转发、留言、点赞,而全国各地的华发人也都深深感受到了企业的担当。
2020年初,新冠疫情汹涌而来,在集团总经办主任苏华带领下,陈朝晖和团队记录了7天建成珠海“火神山”的华发速度;通过《口罩的故事》杂志专题,记录了华发全球采购口罩、自主研发口罩机的艰难历程……
随着华发集团的快速成长、共同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考验,陈朝晖深深感受到华发这家企业的勇于作为和责任担当:“来华发,可以说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擦亮金字招牌
携手共进十余载,陈朝晖亲历了华发的高速发展,从2004年华发股份上市到全国多点布局;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实施,到城市、金融、实业三大产业集群打造成型;从2016年首登中国500强到排名逐年拔节攀升至203位,华发犹如一艘腾空出世的巨型航母,愈发引人瞩目。
这样一艘巨型航母,必须要有统一的理念、价值观、愿景,必须要有统一的发声体系,原本各自为*、自然生长的品牌工作,迫切需要统一规划、管理、调度,华发集团品牌条线的垂直管控提上议事日程。
2020年10月,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成立,集团总经办主任苏华出任首席品牌官、陈朝晖出任品牌管理中心品牌策划推广部、优生活编辑部总经理。中心下将各板块、子公司涉及宣传推广业务的90多名专业人员统一归集,打造成为集策划、宣传、推广、视频、设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厨房,为集团整体品牌工作集中赋能。
“华发是非常低调、务实的企业,前40年,我们行走江湖靠的是产品和口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华发究竟应该说什么?怎么说?”陈朝晖踌躇满志,在接踵而来的品牌工作的实战中,边磨合团队边摸索工作思路、明确战术打法。
第一战,华发集团40周年员工大会。刚刚成立的集团品牌管理中心,面临的第一场考验,就是集团成立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华发集团自2012年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八年十倍增长,实现了从“珠海华发”到“中国华发”的转变。
在40年这个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如何集中展示发展成就、展现华发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华发企业文化?如何更好地凝聚士气,为下一轮的发展积蓄动能?办好员工大会意义深远。
在总经理李光宁的统一指挥下,陈朝晖密切配合苏华,带领总经办和品牌中心,历时一年,将华发40年发展历程、发展成就、人物故事凝结成《华发四十年》《华章》《芳华》三本著作,并围绕华发初始创业期、稳步发展期、跨越发展期的三段发展历程,精心制作《筚路蓝缕》《世纪征程》《转型升级 跨越发展》等三部口述史专题片,生动诠释了华发集团“创业奋斗、勇于担当、忠诚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基因。
2020年10月25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华发员工、退休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在温馨的气氛中共同回顾华发40年辉煌历程,共同展望美好未来。
华发集团40周年员工大会现场
会上,李光宁豪情满怀地发表了题为《奋力续写新的辉煌篇章》的讲话,深情回顾了华发40年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华发集团跨越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号召全体员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向着打造百年老店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全体华发人奋进新征程的斗志被点燃。
第二战,2020珠海国际设计周、澳珠企业家峰会、横琴马拉松等华发集团承办的系列重大活动。
2020珠海国际设计周出街广告
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一届设计周筹备工作困难重重,陈朝晖带领团队一次次“脑暴”后,形成了全方位的宣推方案:首先,出街广告要足够“勾人”。“有野心,也要有去野的心;快上车,别错过设计盛会;来这里,邂逅有趣的灵魂”——一组有戏有料的广告很快刷上了珠澳两地公交车身和站台,登上了日月贝、华发商都大屏;第二,以设计之旅、设计周大咖为主题,创作一批有腔调、易传播的精品短视频;第三,增加推广渠道,除常规朋友圈广告投放外,邀请珠澳两地多个垂直类的抖音KOL到场直播;第四,与“奈雪的茶”跨界联合,看展送奶茶;最后,创作设计周专属说唱歌曲并网络推广,收割潜在学生观众。这样一组传播攻势下来,陈朝晖团队超额完成了原定目标,成功吸引4.5万人到场。
第三战,视频号。全民视频时代,作为更加直观、真实的内容形式,视频能极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经过设计周一役,陈朝晖和苏华达成了高度共识:将短视频打造为传播生力军。
在陈朝晖的带领下,团队跟拍2020横琴马拉松亚军刘照迎,制作了纪实短视频《放弃和继续,在一念之间》;在华发中演大剧院专访谭盾,分享他的音乐与人生故事;赴澳门大学采访,展示华发澳大共建联合实验室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到斗门乡村跟拍龙舟队员,展示斗门龙舟赛的传统中国力量;走进光库科技、华灿光电生产车间,展示企业创新发展的蓬勃力量;进入扶贫一线,记录华发人走遍9省25镇村的脱贫攻坚步伐……
8个月产出的30多部视频短片,让华发集团视频号收获了110万次观看量,其中大批优秀作品被选入珠海市国资委“国资国企”视频号推广展示。
传播华发最强音
在创作上,陈朝晖常常是“一杆子插到底”。他亲自采访、写脚本、修改拍摄方案,逐个抠配音、字体、以及画面的各种细节,力图让每条片子完美地呈现完美的华发。
“华发没有甩手掌柜,每个带头人以专业立身,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包括首席品牌官苏华都一样,很多重要稿件都是他亲手撰写的。”陈朝晖希望,品牌管理中心成立初期,在苏总和他的带领下,通过每一单业务的碰撞和打磨,让团队在专业和理念上达成共识,凝聚团队的整体力量,成为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品牌战队。
如今,品牌管理中心已聚集了大批传媒、广告专业人才,他们中,有来自央视、凤凰卫视、广东台、珠海台的专业编导;有来自新华社、南方日报、珠海特区报的资深记者;有来自4A公司的设计师和文案。提到品牌管理中心团队,陈朝晖充满自豪:“华发的魅力在于,总能够吸引到各行各业的精英,总能碰撞出好的创意,总能有快速的决策和出色的执行。”
华发集团40周年员工大会结束后集团品牌团队合影(右八为陈朝晖)
加入华发集团的11年里,在陈朝晖内心深处,仍保持着一个记者的本色,持续挖掘华发的产品观、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华发情怀与力量,他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给了华发,也在华发的快速发展中收获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在无数个属于华发的高光时刻,他都竭尽所能做好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欣然品味着与有荣焉的喜悦。下一站,他和品牌战队继续满怀赤诚与热爱,为锻造华发金字招牌奔赴山海。